第246章 皇帝所想-《大秦五百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战死的秦兵,主要是在前期作战,后来取得优势后,特别是月氏军队加入作战后,伤亡率大幅减少。

    月氏兵亲眼目睹了秦军的勇猛作战,回去月氏国后,向很多人说起,很快传遍了月氏国、传遍西域。

    大秦的国威,在西域进一步增强。

    两天后,在羌地的杨喜,同样率领出征。

    三万秦军骑兵,在羌地以北寻找匈奴兵决战,花费了五天时间,找到了其中一万匈奴兵,斩杀其中九千余人,剩余数百匈奴兵狼狈逃窜。

    因为后勤供给问题,杨喜不敢走太远,获得胜利后返回羌地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五月初八,咸阳,这里在举行朝会。

    太子赢文广也参加朝会,坐在皇帝旁边。

    西边胜利的消息,已经传到了这里。

    中尉佟威道:“陛下,臣以为,可让杨喜将军率军出击,把羌地以北地域夺取,纳入大秦国土。”

    羌地以北,就是后来的河西走廊,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。

    卫尉周允道:“臣附议,若羌地以北纳入大秦掌控,前往西域会更便利。”

    有多名臣子附议。

    嬴子婴没有立即拍板,对旁边的太子道:“太子,你觉得如何?”

    他要让太子勤于思考,多多磨练。

    十一岁的赢文广开动脑筋想了想,说道:“父皇,儿臣认为,要是被羌地以北地方夺取,缩短了秦地跟西域距离,是有很大好处。不过…”

    他稍微停顿一下,继续道:“现在秦军主力集中在东边,父皇说过,先收复诸夏之地,再跟匈奴决战。所以,儿臣认为,现在还不是夺取羌地以北地域的时机,等剿灭刘邦、项羽这两个叛贼,再作定夺。”

    儿子年纪虽然不大,却懂得思考,做出正确的判断,子婴高兴,露出微笑。

    他面向众臣,朗声道:“朕认为,太子言之有理,诸位卿家可有异议?”

    这下,臣子们没有不同意见了。

    散朝后,子婴跟儿子回到后宫。

    丽妃阿丝娜前段时间已经生了孩子,仍然是女儿,目前已经半岁了,取名为赢若樱。

    小女儿赢若樱,看起来就是混血种人,既不很像母亲,也不很像父亲。

    看着皇帝牵着儿子的手回来,冯幽兰欢喜得紧。

    自从儿子被立为太子后,母凭子贵,冯幽兰在后宫的地位,仅次于皇后。

    在嬴子婴的心目中,有意要设立贵妃,贵妃在后宫中高于嫔妃,地位仅次于皇后。

    虽然儿子被封为太子,但子婴并没有把冯幽兰封为贵妃的打算。

    因为他知道,冯家以前为了让赢文广做太子,从中做了一些事情。

    因为看到儿子行,子婴才让他做太子,没有因为冯家做的那些事情而受到干扰。

    至于设立谁为贵妃,以后再做决定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楚国,黔中郡治所,黔城。

    城内最大的客栈里,这里生意不错,大厅食桌大部分都有食客。

    客栈是消息传播之地,食客们在各自聊天,谈论着不同的话题。

    在某张食桌,食桌有四个人。

    似乎是其中一人请三人吃饭。

    “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秘密!”

    “什么秘密?”

    那三人好奇起来。

    那人假装压低声音,说道:“武陵山大军的主将是项庄、副将项冠这两位将军,你们知晓他们怎么做上主将副将位置的?”

    三人好奇起来。

    那人继续道:“是因为皇帝陛下的关系,因为都是项家的人,陛下又只信任项家的人,就算两人是庸将,都被陛下委以重任。”

    “这两人是庸将?不会吧?”

    “那是自然,当初起兵复国时,这两人碰到秦军就害怕,又不懂领兵,若不是因为同为项家子弟,他们两个顶多只配做个百将。”

    “那看来果然是庸将!”

    “这样的庸将领兵,我们大楚情况不妙啊!”

    “两位庸将领兵,要想胜秦军,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四人一连交谈了许久,假装怕被人听见,说话的声音却不是很小,旁边食桌的人能听得清楚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