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大! 真大! 真的大! 码头上,所有人。 看着停靠在港口中的旗舰宝船。 一时间,文化有限的感叹起来。 就连见多了大场面的朱瞻基,这时候也是深深的震撼。 四五十丈长的宝船。 全木制作。 九根桅杆,几乎都快要插进九天云霄中了。 无数的绳索,如同万年老藤一般,遍布站绕在船体两侧,同样巨大的锁扣上。 铆钉。 比人脑袋都要大的铆钉,表面泛着阵阵油光。 在船体两侧,两层,一个个斗大的黑洞,像是一口口的深渊一般。 在黑洞的后面,是大明经过无数次改良之后,火力最为强大的大炮。 宝船面朝码头的一侧,船舱甲板上,已经有一排水师官兵,戎装在身,现在英姿勃勃,威风凛凛。 官兵们目光沉着,不喜不怒,却自带威严。 一面面大明龙旗,迎风招展。 在甲板下,有阵阵脚步声传来。 那是工作还没有做完的水手们,正在对宝船,做入港后的最后收尾工作。 一系大红氅,从甲板上的走了出来。 那是这支举世无双的宝船队的首领。 闻名西洋的,大明三宝太监郑和。 在其身后,有诸多文武下属,紧随其后。 码头上,传来阵阵窃窃私语。 那是不久前,赶过来的建昌府官员。 朱瞻基微微侧目回首。 罗向阳心领神会,当即手放在左侧腰间的绣春刀刀柄上。 “肃静!” 闻声之下。 建昌府上下官员,当即静音。 宝船太大。 也太高。 纵使郑和一身装扮,英武不凡。 从包船下到码头上,其过程也显得有些狼狈,不太儒雅。 但是,郑和的名声足以掩盖过这些瑕丝。 似乎是在海上飘得太久了,即使是郑和,双脚刚刚站在码头上的时候,身子也不由微微的晃动着。 他在船上,就看到码头上,竟然是太孙亲自带队迎接。 虽然脚下步伐不稳,但郑和还是快步迈出僵硬的双腿,赶忙带着手下的人,走到皇太孙面前。 “郑和,参见太孙。” 郑和打头,宝船队众人齐声行礼参见。 这是在外,边上还有建昌府的官员在,朱瞻基便处之泰然的受了郑和一礼。 然后他也上前,扶住郑和的双臂,将其弯下的腰抬起。 “郑公一路辛苦。” 郑和目光闪烁,摇摇头推辞道:“老奴不辛苦,倒是太孙,在咱们大明的交趾,辛苦了。” 说着,他认认真真的端详了朱瞻基浑身上下。 没有缺胳膊少腿,也看不出有暗伤,郑和心中大安。 朱瞻基微微一笑,知道郑和大概也是听闻了自己在交趾干的事情。 他正准备谦虚一二,后面的建昌府官员,已经是蜂拥而至。 “下官,见过三宝太监。” “城中备好酒席,还请三宝太监赏光。” 这些执掌一府政务的官员们,脸上堆砌着浓浓的人情世故。 恨不得将自家的婆娘,让出来,好给三宝太监暖床。 谄媚! 郑和眉头肉眼可见的皱起,他用只有太孙能听到的音量,冷哼一声。 “咱家身负皇命,临出京时,陛下又交代了些事,要与太孙嘱咐。咱家谢过诸位大人的盛情,不过这酒席,就免了。” 即使声明远播的郑和,也挡不住官场上的人情往来,尽管不喜,却还是要来上一番假客气。 建昌府众人还想说些什么。 朱瞻基适时转身,他平静的看了众人一眼。 “酒是喝不完的!建昌府远离京师,上下更需勉励勤恳,朝廷终究是能看到的。如今陛下有口谕,不得失仪不敬。” 皇太孙也开口了。 建昌府的一众官员,再难开口挽劝,只得是默默的推到一旁,将码头上本就不宽的道路,让出一条通道来。 郑和从始至终,都没有再看这些人一眼,他看向太孙,伸手做出请的动作。 朱瞻基咧咧嘴,也不多说,自是率先往前。 罗向阳手下的锦衣卫,早就在岸边避风防火的地方,安营扎寨。 众人拒绝了建昌府的殷勤,走向这边。 路上,没了建昌府的人。 朱瞻基嘿嘿一笑:“您可是真的一点脸面都不给他们啊,他们回去了,怕是要揣测好一阵子了。” 郑和只是淡淡的笑着,脸色风平浪静,自有沉着:“老奴倒是狐假虎威了一次,若不是殿下在这里,老奴可不敢真的推辞了他们。” 朱瞻基淡淡的看了郑和一眼,心中微微一叹。 这位自小就带着自己的三宝太监,随着自己逐渐长大,往日里的亲昵越发的少了。 郑和似乎是看出了太孙心中的落寞,他抬抬手,伸展着双臂:“听说远洋有异国,生产珠宝,晶莹剔透,完美无瑕。太孙自小便喜欢新奇事物,这一次老奴定然是要走的更远一些,多带些新奇事物回来给太孙。” 东宫里头有一个屋子,专门放着三宝太监,从远洋带回来的新奇事物。 里面玲琅满目,都是三宝太监送给太孙的。 果然,朱瞻基脸上露出喜悦。 他知道郑和说的是非洲的钻石。 没有任何的价值。 坑人玩意! 但他还是表现的很是喜悦,点点头:“大明的宝船队,自然是要走的越远越好,这个世界很大。大明需要提前知道,这些地方。” 此时众人已经走进,被锦衣卫警戒的营地中。 一株面朝大海倾倒的椰树下,被宽大的树冠,撑起了一大片的树荫下,已经是布置了数张桌案,摆上了不少的瓜果。 这棵椰树长得有些…… 别致! 弯曲倾斜着向前的树干下,两颗大瘤子大小一致。 树干越往上,越细。 到树顶,又徒然变大…… 很不正经! 朱瞻基与郑和,相对坐于主案前。 其余人等,按照官职位次,分坐周围的桌案前。 周围的桌案,离着主桌有一点距离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