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八章 圣人已死-《天下第一逆贼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整个五月。

    江南的空气温度,好似被往年高了好几倍。

    整个江南士林,都在集结。

    无数场文会举行。

    士林之中,一股统一的思想正在形成。

    反对朝廷大行白话之政。

    各地府学县学,纷纷停摆。

    非是官府无粮,而是读书的学子们,统统丢下了手中的书卷,跑到了外面。

    他们往往数十成群,汇集在一起,引来无数百姓围观,而后便大声痛斥朝廷乱政。

    声称朝廷要弃了圣人言论,天下必定将要不宁。

    百姓们是愚昧的。

    他们喜欢听朝廷里的事情,用大白话被说出来,让他们听的明白,看得高兴乐呵。

    但这么多读书人,都言辞振振朝廷是在瞎做事,甚至有可能招致天灾。

    到时候,天下不宁,苦的可都是他们这些升斗小民。

    于是,地方百姓的思维,也在不自觉的,被扭转调动了起来。

    朝堂之外,风声鹤唳。

    大有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思。

    有传闻。

    有家财百万的江淮盐商,拿出万两白银,刊印圣人典籍,免费发送。

    又有无数的资助,令众人读书人四处游走,宣读往年有名的士林文章。

    半月前,朝廷下了一道政令,各地官府往后拿到朝廷邸报,务必要在城中着急百姓,当中宣读。

    用的自然是大白话。

    但是,在那些挥金如土的富商推动下。

    只要每次到了官府宣读邸报的时候,就会在别处挥洒钱粮,摆出戏台班子,同样是免费让满城百姓观看。

    他们在地方上,开始了争夺百姓的战争。

    朝堂上的局势同样是徒然一变。

    那些先前沉默下来的人,开始彻底的携带了起来。

    接连数日,没有一份奏章送到宫中。

    他们采取了不合作不对抗的抗争路线。

    既然朝廷不许用闻言,而要采用白话,那他们干脆就什么奏章都不写了。

    朝政不由随之停摆了起来。

    人家不写奏章。

    朝廷。

    或者说汉王殿下,自然没有办法惩治他们。

    他们并没有违反监国的谕令,没有用文言上奏,只不过是不写了而已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报纸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第一版刚刚印出,今日便会发行应天,稍晚会行发江南各地。”

    “派人盯着,谨防有人乘机捣乱!”

    “已经借口幼军卫操练,随行护卫。”

    依旧是在应天城外的皇庄之中。

    如今刚刚搭建起的一片工坊里。

    于谦,以及多日不见的幼军卫千户张天,带着汉王世子,如今的幼军卫总旗朱瞻壑,正向朱瞻基汇报情况。

    一旁的工坊里。

    满院墨香。

    众多的匠人,正在忙碌着打包成捆的纸张。

    在院子角落里,已经有打包好,用油纸包裹严整的报纸,被堆放在一起。

    幼军卫刚刚经历了一次改编。

    针对在南疆战争中的不足,做了很多调整。

    直到如今,于谦等人,方才脱身出来。

    事情,大家都知道了。

    于谦的内心很是纠结,他们家在钱塘也算是时代读书,书香世家。

    他弃笔从戎没问题。

    他上阵杀敌也没问题。

    但朝廷大行白话,却让他从内心,有些排斥。

    他分不清,这是十几年来的习惯,还是因为对新事物的不适应。

    张天是如何想的?

    他什么都没想,太孙让他干什么,他就去干什么。

    至于已经明显成熟起来的亲王士子,大明宗室子弟,朱瞻壑,则是一脸的纷纷不平。

    些许刁民,竟然胆敢和皇室作对?

    当真脖子是铁打的?

    朱瞻基满意的看着院子外面,列着纵队,化身报童的幼军卫官兵,心中大定。

    自江南士林风声响起的时候。

    他虽然表现的无所谓,但该做的事情,还是在稳步就绪的进行着。

    报纸是其中一环。

    被无数男猪用烂了的套路。

    虽然被用烂了,但也证明确实应当是好用的。

    所以,他也就随大流,给折腾了出来。

    这是一场争夺朝野内外文字话语权的,没有硝烟的战争。

    他甚至想着,该给这个大明朝的第一份报纸取个怎样的名字。

    新青年?

    真理报?

    想了想,他觉得还是得低调一些。

    于是。

    大明旬报。

    正式应运而生。

    朱瞻基的手上,正拿着大明旬报的第一份。

    头版头条一行斗大墨字《是谁在垄断话语权???》

    三个硕大的问好,就算大众不知其意,但观其形,大抵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含义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