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爷子回来了-《天下第一逆贼》
第(2/3)页
机动性,远不是神机营能够比拟的。
朱勇的手中,已经拿着一支长长的杆子,他举着杆子,在沙盘上轻轻点向钱塘江位置。
“此次倭寇犯边,宁波府定海前所折损过半,朝中必定要往钱塘调派支援。但我认为,这是贼子的调虎离山之计!”
钱塘富饶,大明必定不能让钱塘出事。
如今钱塘被倭寇进犯,朝廷势必要五军都督府调派兵马,前往钱塘镇守。
在场之人,皆是大明身经百战的大将,这等浅显的计谋,一眼看穿。
“可是,倭寇会选择何处下手?”
有人提出了问题。
这是目前最为关键的。
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!
东南沿海,那漫长的海岸线,足以让任何统军之人望而却步。
若是猜不透倭寇真正的目的,大明不可能纠集百万大军,将整个海岸防备起来。
其实一直有一个办法,可以逼迫倭寇暴露出目的。
那就是坚壁清野。
将大明沿海百姓,内迁到内地的城池之中。
如此,大明则可以在各座城池之中,布置数量众多的卫所官兵,用以抗衡倭寇。
但现在,不过是一地被倭寇袭扰,若是就此将整个沿海地区内迁,对大明的赋税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。
“我已去信郑和,让他抽调战船回来。”朱瞻基同样在头疼,沉声说出自己已经做出的安排。
闻声,众人安静下来,看向年轻的皇太孙。
朱瞻基无奈一笑:“此次宁波府之事,若无内地奸细里应外合。定海前所,必然不会有如此之大的伤亡。这些日子,我思来想去,若要为大明扫除多年来的倭寇之患,唯有直捣黄龙,将倭寇从根子上绞杀干净才行。”
若不是为此,朱瞻基也不会让郑和抽调宝船队里的战船回来了。
原本,朱勇等人还在想着,如何防备倭寇进犯。
怎么也没有想到,皇太孙想着的,却是怎么从根本上,杀光倭寇,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。
众人不由的沉默下来,皆是在思考着,这件事情到底如何。
最后,还是这旬的轮值内阁徐景昌开口:“如此,大明必定要大举用兵,此事恐怕只能等重阳之后,由陛下钦定了。”
朱瞻基吐出了一口气。
他看向众人。
“军中要操练起来。抽调官兵,充实水师,不论如何,对付倭寇不会水是不行的。”
“备战吧!”
……
九月初七。
满城桂香,秋风送爽。
一早,应天城里的官吏、百姓,都出了城。
他们最为敬爱的,文治武功、宽厚慈祥的大明皇帝陛下,回京了。
出京北巡的时候,皇帝是坐着宝船,一路水道北上的。
回来的时候,自从过了长江,皇帝就舍弃了慢吞吞的宝船,换乘健硕的战马,直奔应天而返。
原本,朝廷是希望,能出城至江边迎接皇帝陛下。
却是被皇帝陛下轻飘飘的嘲讽了一声。
你们的马车,能有朕的战马快?
于是,满朝的臣子们,只能是静静的等在城门口,盼着皇帝陛下回京的队伍出现。
城门下,群臣是以汉王朱高煦为首。
他如今还是监国,自当是代表着朝廷的。
太子也来了,不过站在了一旁,目光微微下沉。
大概……或许……应该……
是在秋风的抚摸下,有些想睡回笼觉了。
他的身边,是皇太孙朱瞻基。
朱高煦默默的看了东宫这边,心中稍稍安定。
他今天没有失礼,一帮人刚到城门外,他就要请老大来主持迎接老爷子回京的事情。怎奈何,老大数次婉言谢绝,言辞振振他汉王如今是监国,自当领衔朝堂。
一番兄友弟恭。
在场的大臣们,纷纷赞叹太子的老成持重,赞扬汉王的谦虚恭敬。
就连户部尚书夏元吉,也被他早早的给请了过来。
要不然,按照老倌儿的脾性,说不得又得拿罪臣之类的说事,不愿来城外迎驾。到时候老爷子一看自己的钱袋子不见了,怕是要生怒。
万幸,夏老倌儿很给面子,不过劝了半个时辰,也就跟着一起来了。
么问题!
朱高煦心情变得有些怡然自得。
户部那边,五万两的银子,已经一分不少的送到了内府。有了银子的内府监,发誓要将这次皇帝想办的重阳宴,给办的漂漂亮亮的。
宗室们也没有再多说话,不过几万两银子而已。
虽然……
过年的时候,可能要少买几个婢女、少赌几场牌,但在皇帝那里,定然是能多上一句夸奖了。
值得!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