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铁锹被打磨的闪闪发光,杆子上系着一个大红花。 这是等下,要让老爷子亲自铲一锹水泥,放到模具里面的。 到了路口,皇帝从銮驾上走了下来。 旁边,无数早早就聚集起来的百姓们,顿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。 皇帝满脸笑容,看着自己的子民们喜悦的样子,心里觉得,应该下旨让老二、老三,在南疆专心收集战俘,尽快多送些回来才是。 到了被固定好的模具前。 朱瞻基眼疾手快,将备好的铁锹送上:“陛下。” 朱棣点点头,接过铁锹。 一旁,早就准备好的第一车水泥,在两名战俘的催促下,缓缓驶了过来。 朱棣暂时的止住了运送水泥的马车,他昂首挺胸,环视四方。 沉声提气道:“朕,惟愿大明前路平坦,如此路之坚不可摧,绵延万万里!我大明百姓,皆可安居乐业,再无饥寒交迫之困!” 皇帝大发宏愿。 让在场的百姓,更加热烈的欢呼起来。 开工仪式现场的气氛,在一瞬间被推到了高潮。 朱棣这时候,才招招手,让运送水泥的马车过来。 马车是特别打造的。 在尾部,有一个闸口,闸口下面是一个小斗,只要打开闸口,马车里的水泥就能流到小斗笠,方便皇帝陛下用铁锹铲起。 若是按照正常的计划,往后的马车,都是直接运送水泥到路上,直接打开后面的车厢,会有战俘爬到车厢里,在上面将水泥一股脑的推到路基上。 朱棣看着精心准备的小机关,脸上笑意浓郁。 他伸手,打开同样被系着一朵大红花的闸口。 顷刻之间,闸口下面的小斗就被装满,他赶忙伸手将闸口关上。 然后提起铁锹,铲起满满一铁锹。 按照之前大孙子所说,将一锹水泥,缓缓的倒在了压实平整过的路基上。 然后,朱棣高举起铁锹,向着四周示意。 现场再次响起震天欢呼声。 朱棣缓缓退下。 两名战俘爬到车厢上的水泥里,将整个尾部打开,两人推动着工具,整个车厢的水泥便如同瀑布一般流淌到路基上。 这时候,朱瞻基则是带着老爷子,还有在场的文武大臣们,到了一旁临时搭建好的看台上。 按照流程,他们要在现场观看一会,好对新式水泥路的建造有个全面的认识,然后才是回城。 今日准备的很是充足。 随着第一辆马车里的水泥被倒下。 随后,无数辆马车,运载着搅拌好的水泥,倾倒在路基上。 眨眼间,约莫有一里地的路基,就被水泥堆满。 这时候,有战俘开始下到路基上的水泥里。 他们拿着一根根大棒,连人带棒在水泥里不停的搅拌着。 这是为了让水泥浆和石块充分的混合,保证道路质量的。 没有振动机的年代,用战俘的身体去搅动,是最节约成本的方式。 当路基上的水泥被充分搅拌之后,就会有人开始拿着一根横跨整个路面模具的铁板,小心翼翼的从头开始,将路面刮平。 随后,便有人在搭起的高过路面半尺左右的平台上,拿着小铁片,一块一块的将整个路面给彻底平整。 等到快要凝固的时候,才会有人拿着铁耙,在路面上划出一道道防滑槽来。 看台上,无数的官员,看得兴起。 这是他们从未见识过的道路建造方式。 在以往,最好的道路,便是宫中用石块铺设的道路。 平整无比。 但是,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,却是惊人的。 可如今,只要将石头变成水泥,用模具规定道路厚度和尺寸。最后,再将那些神奇的泥浆倒进去,让战俘按照顺序一一平整即可。 从时间上来说,远比过往节省了数倍有余。 而坚固程度? 工部那边,前几日已经拿了不少凝固后的水泥块到朝堂上,与一众朝堂同僚观看。 水泥块很是坚固! 所有人,似乎都看到了,大明往后的道路,将会千百年不腐,牢固无比,就如同大明的江山社稷一般。 万古长存! …… 一个优秀且合格的官员。 需要时刻对每一件发生的事物,保持着足够的联想能力。 没有想象力的官员,就不应该去当官,而是应该扛着锄头,脱掉靴子,走进泥地里,作者不需要任何思考的农活。 如今的大明朝堂,官员们不论大小,都还有着足够的联想能力。 看着眼前逐渐凝固、成形的水泥路。 工部的官员,想到的是,这样的道路若是推行到整个大明的田间地头,工部便能将往日最难开采收集的各式材料,源源不断的输入到应去的地方。 户部的官员,想到的是,这些水泥路的建成,会对赈济灾情、收取赋税等国朝钱粮事物,起到多大的推动力。 吏部的官员,想到的是,他们调派官员的速度,也要以前更加的便捷,地方上的权利空白会被极大的缩短。 兵部想到的是,水泥路的便捷,各地可能发生的民变和叛乱,将会被朝廷用最快的速度调集兵马镇压。 五军都督府。 左右都督们,此时的目光格外的闪耀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