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6章-《大唐第一公主》
第(2/3)页
李旦不显山不露水,本应该是他最该提防的,但是美色误人,他这个清高傲慢的弟弟,竟然一味沉溺于温柔乡中,巴不得整天和王妃形影不离——这样的男人,根本不值得他费心对付。
他的敌人,坐在那辆护卫层层保护,甲士重重簇拥的大驾中。
太子心慈手软,妄想用说教道理去说服母亲主动退让,实在天真,不适合当帝位的继承人。
他比太子心狠,权力最终一定属于他。
路上走走停停。
李治和武皇后兴致很高,途中顺道微服出行,悄悄探访驿道附近的繁华市镇,体验市井民生。
随行官员忙前忙后,比每天上朝还累十倍。
几日后抵达九成宫时,众人都疲累不堪。
虽然天色还早,但李治和武皇后体谅大臣们连日奔波辛苦,吩咐下来,各人先去安置行礼,洗漱休息,第二天再摆宴庆贺。
李旦和裴英娘挑的偏殿离得有点远,过去要乘船。
两人辞别李治和武皇后,弃车登船。
坐在船头,不一会儿便看到烟柳重重的岸边挑出几角鸱吻,铜铃高悬,风过处,铃音阵阵。
离宫一直有人看守,知道圣驾将临,总管早就命人细细打扫过各个殿宇宫室。
裴英娘逛了一圈,回廊清幽阔朗,寝殿干燥舒适,各处盆景花树修剪得整整齐齐,荫凉处的海兽纹地砖干净平整,她走了很久,没看到一丛苔藓野草,离宫的侍从非常用心。
李旦让她先去洗漱,“待会儿带你去看九成宫醴泉铭的碑刻。”
裴英娘研习《九成宫醴泉铭》已久,真迹也见过,倒是没看到过碑刻。
据说当年太宗李世民巡幸九成宫,命人立碑。石碑插入土壤,忽然有清甜泉水涌出,连绵不绝。太宗大喜,命魏征和欧阳询撰文,当时欧阳询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,《九成宫醴泉铭》是他晚年的得意之作。
她早年临摹得最多的便是外祖父褚遂良的《雁塔圣教序》和欧阳询的《九成宫醴泉铭》,早就仰慕至极,闻言欢喜道:“要不要叫上阿姊一起?”
李令月的一笔字也写得不错,李治爱书法,几个儿女即使不全擅于此道,也学会一肚子鉴赏本领。
“不了,就我们去。”李旦说。
这时杨知恩匆匆穿过柏树罩下的浓荫,走到廊下。
裴英娘看出他有急事禀报,带着忍冬和半夏去侧间净房洗漱。据殿中侍从说用山泉水沐浴后,身上会留有淡香,她想见识一下。
李旦负手而立,目送裴英娘走远,“查清楚了?”
杨知恩抱拳道,“查清楚了,一共有三个人,他们并非王妃的贴身侍从,是此次随驾混进来的。”
李旦嗯一声,望着庭中郁郁葱葱的翠柏和芭蕉丛,面色沉静。
“郎君,要揪出他们吗?”杨知恩跃跃欲试。
李旦摇摇头。
赶走这三个人,总会有其他人,还不如先把人盯住,以不变应万变。
而且前几天他故意在李贤面前惊慌失措,这两天又愁眉不展,时时刻刻和裴英娘寸步不离,李贤应该对他放下戒心了。
李贤颇为自负,一个耽于儿女私情的弟弟,他不会放在心上。
他表现得越慌张,李贤越看不起他。
“郭文泰那边呢?”他手指微曲,轻叩栏杆,“他还跟着王妃?”
杨知恩答道:“郭文泰依旧奉命保护王妃,但是圣人已经很久没有召见他了……”
回廊里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。
杨知恩立刻止住话头,扫向声音传来的方向,目光如电。
半夏拎着裙子,被杨知恩瞪得莫名其妙,冲着李旦遥遥下拜,哆哆嗦嗦道:“娘子让奴回来取衣裳。”
李旦要带裴英娘爬山看碑刻,她怕穿襦裙攀登阶梯麻烦,想穿行动方便的胡服,让半夏回来找。
箱笼堆叠在一处,没来得及收拾,半夏找了半天没找到,想起几件翻领胡服和外边的包裹胡乱放在一起,还没送进寝室,特意过来寻。
听她说明缘由,杨知恩笑眯眯道:“原来如此,我带你去找?”
半夏瞪他一眼,娘子的衣裳,关他一个护卫什么事!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