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秦寿将自己和诸葛明商定的以工代赈的法子与贾羽一番分说之后,然后朝着贾羽说道:“军师,本王还缺一批粮食,至少得三百万石,最好能够有五百万石!” “你说,本王现在是去益州借粮呢?还是去并州借粮好呢?” 听完秦寿这一番解说之后,贾羽是一头的黑线! 贾羽心想,好家伙,大王您是成天缺粮,一缺就缺几百万石!这几百万石的粮食,都能够赶上一州的赋税了! 在者说了,您这不管是益州借粮,还是去并州借粮,您这哪里是借粮啊? 借粮,借了往后在还那是借粮,您这借了不还,那能叫借吗? 你这说好听点,那是要,说难听点啊,那就是抢! 想到这里,贾羽脱口而出道:“这抢粮啊......” “呸,这借粮啊,咱们到哪里借都不好借啊!” “咱们前些日子咱们刚刚从并州借了几百万石的粮食,而今粮食还未到秋收的集结。咱们现在又去找董胖子借粮,他未必愿意借啊,就算他愿意借,他手里也未必有了。” “在者臣估摸着,即便他手里有,也绝然不会有三五百万石这么多。兴许啊,这几十万石,上百万石有,三五百万石决然是没有的!” 并州在大嬴帝国并不算富裕,即便董胖子在能搜刮,并州的条件就在这里。 贾羽估摸着,董胖子的手里,只怕是没有这么多的现粮的。 听闻贾羽这一番话,秦寿问道:“那益州呢?” “咱们去益州借粮如何?” 一听这话,贾羽略微的思量了几个呼吸,而后说道:“益州府库倒是充足,但是,益州的山路并不好走。即便是益州牧刘玄愿意借粮,这粮食怕也不好往外运!” “而且,这益州牧刘玄乃是儒家之人,儒家与大王可不甚对付。刘玄也并非欺软怕硬的董胖子,只怕未必愿意借粮啊!” “依着臣看,若去益州借粮,八成得动兵。若是动兵,那又得筹措军粮。若是如此,对于咱们大秦无疑是雪上加霜啊!” “而且,益州牧刘玄有两个结义兄弟甚是厉害,只怕这仗打起来,也是一场硬仗啊!” 贾羽说的有理啊,并州的粮食自个已经借过一次了,现在并州未必有这么多的存粮。 去益州借粮,多半得打仗,这一打仗,从哪里筹措军粮又是个问题! 秦寿眼珠子一转,一拍大腿道:“不如这样,咱们给董胖子借粮,去打益州!” 秦寿这是一个逻辑鬼才啊,既然董胖子哪里的粮食不够自己以工代赈的。但是,给自己充当军粮想来是够的。 那么,自己完全可以先从董胖子哪里借个几十万,上百万石的粮食充当军粮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