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7.特想要孩子-《重启三十岁人生周大林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接下来的日子里,周大林白天就和黄导、刘编,找个安静的地方,研究剧本,设想各种故事,然后根据故事演绎剧情,不行就换另一个故事。

    晚上没事儿,就和于晓萱跑去那个小城,研究孩子的问题。

    上一部拍完了之后,其他演员都去接新剧了,于晓萱不接。她已经是红的发紫的大腕儿了,不仅片酬高,做广告的报酬也高。她还是联合影视的股东,钱足够花,一般的班子也请不起她。就是豪华班子,本子她相不中,也不会参与。

    她不属于有具体事务的普通管理层,留在公司里,其实也没什么事儿干,就是等着周大林回来的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时间,她大部分都在那个小城里不回来,只周大林一个人开了那部租来的车子来回赶,这样减少两个人共同露面的机会,更不容易被狗仔队撞破。

    联合影视已经不是小公司,刘编手底下,是有一个创作团队的,不下十几个文字功底颇高的写手。

    只是创作故事详细脉络,组织大纲,就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。

    三个人弄出大致故事情节来,手下创作团队还得发表意见。发现漏洞,或者感觉剧情发展下去,不能吸引观众眼球,就得推倒了重新再来。

    一个月之后,创作团队才把一个详细的故事大纲拿出来。三个人又围绕着这个大纲商量了三天,这才算正式定稿。

    然后,就是分剧集,把创作团队分成小组,每个小组负责写剧集的某个部分,要进行分工。

    这创作团队里的写手,有擅长写感情戏的,也有擅长写故事转折的,还有对布景,场景特别有想象力的,得各尽其责,才能把整部戏给弄得尽量完美。

    写出一集来,刘编就拿了本子过来,三个人再一起商量。当然了,有了剧本了,黄导的意见就是主流,因为他将来要具体去拍这部戏。

    现在,黄导也不会像过去导斯文败类一样,集集都亲自操作。他现在是总导演,并不亲自下手导戏,手底下六七个副导演,他只是做个总的指导。

    把镜头都分解开,好几个导演同时开机,这效率也就快多了。

    这也是公司化管理的好处。

    有了故事大纲,分了剧集,大家各负其责,进度就开始加快,几乎两三天就可以出一集剧本。要不是黄导精益求精,要求对每一集剧本重新进行讨论,估计进度还快。

    夏天过去的时候,黄导已经组建剧组,招兵买马,正式开拍了。

    于晓萱要进剧组拍戏,他们再待在一起,就不合适了。三个月的相聚,对他们来说,已经很奢侈了。

    这时候,程晓的预产期也快到了,周大林就跟大家道别,返回了省城。

    出来的这些日子,他每天都会抽时间和程晓通电话,知道她平安无恙,才会放心。

    程晓告诉他,她妈学校放了暑假,就来省城照顾她了。有吴英天天陪着程晓,他也就放心了,只是嘱咐程晓,不要把自己吃的太胖了。

    周大林回来,吴英也正好学校开学,要赶回临水去。

    自己事情太多,不能陪在程晓身边,让岳母扔下岳父不管,跑来省城照顾闺女,周大林就觉得挺不好意思的。

    吴英却告诉他,老程不用别人照顾,现在活的可带劲儿了。

    原来,赵世豪这家伙,又想出一个法子来,把客运生意,一下子就扩大了一倍,老程开始挣大钱了。

    二十一世纪初,正是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,南北交流愈发频繁,来往的旅客天天把长途汽车站给挤的满满的,只要你有大巴,有线路,那就是钱啊!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