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如此一来,不出十年,大明的各项物资都能得到充足的发展。” “百姓也因为参与大基建,变得手中富裕起来,农民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粮食。” “这样,即便是物价稍许上涨,百姓也能接受。” 朱标听到李进的解释,眼眸一亮,击掌赞道: “好。” “那大掠夺呢?” “大掠夺更是简单。” 李进嘴角卷起一抹残忍的冷笑,说道: “既然粮价是一切物价的标准,咱们只需要控制粮价不上涨即可。” “而价格无外乎有三种情况,供不应求,则粮价上涨。” “供大于求,则粮价下跌。” “供求平衡,则粮价平稳,不涨不跌。” “未来一段时间,大明百姓安定,皇上又是千古圣君,自然能保证政治清明,则必然会迎来大明盛世。” “到时候大明人口上涨,对粮食的需求则会大幅上涨。” “再加上挖掘银矿,造成市场上的银子急剧增加,则粮价上涨的趋势,好似是势不可当。” “但是咱们可以从咱们大明国外的一些小国里面,寻找粮食供应地。” “去掠夺这些小国内的粮食,来供养咱们大明的百姓,以此来降低粮价。” “如此一来,则我大明粮价保持平衡,那么物价自然不会上涨。” “百姓手中的余钱越来越多,则我大明的商业也将迅速发展,百姓们买到的粮食越多,生孩子的欲望也将越来越强。” “到了那时,大明人口迅速增长,甚至能超越汉唐,成为华夏历史上,第一个人口过亿万的王朝。” 李进给朱标画的饼,让朱标只感觉热血沸腾。 远迈汉唐,这才是大明朱元璋父子心心念念的盛世。 听到李进规划的蓝图,朱标甚至感觉自己身子有些微微颤抖。 等了好一会,等到朱标冷静下来后,却是觉得有些不对劲,轻声问道: “咱们要去其他的国家进行掠夺,这...是不是不太好?” 这一刻,朱标想起在船上思考的那个问题。 道义与侵略之间,自己又该如何去选择? 现在不正是询问这个问题的最好时机? 而李进在听到朱标的问话后,却是哈哈大笑,说道: “自古以来,我华夏以上朝自居,儒家文化更是讲究礼义仁智信。” “对待我们大明百姓,这些自然没有问题,但是在国与国的交往之中,这种想法又是何其愚蠢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