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4章-《大唐第一公主》
第(3/3)页
他说李贤偏激,李显懵懂,李旦淡漠,三个皇子前途如何,他不能断定,因为他们身份高贵,皆有帝王之相。
关于裴英娘,明崇俨的谶语说得最笃定:相王妃命途多舛,来日坎坷流离,必将尸骨无存。
李弘有太子之尊,死后极尽哀荣,追封为孝敬皇帝。
十七,却是尸骨无存。
娇小乖巧的小十七,将来会落到什么样的境地,以至于连尸骨都不能保全?
光是想象,就让他胆寒。
他问明崇俨如何化解十七的厄运,明崇俨摇头说,“陛下,臣亦无解。或许相王妃远离长安,方能落个善终。”
李治睁开双眼,目光似凛冬飞雪,冷淡刺骨,“十七,和明崇俨无关。你不必再试探朕,朕累了,没有精力顾及你,你并非朕的亲女,朕虽然利用你,但也给了你荣华富贵,对你已是仁至义尽。如今你是相王妃,以后好好和旦儿过日子吧。”
说的是劝告的话,但其中深意,却是彻底决绝。
裴英娘一字字道:“您真的不喜欢我了?不想见我了?”
李治嘴角轻扯,皱纹舒展,绽开一个苍老而释然的笑容,“你走吧……不论缘由是什么,朕不会再见你的。再过几日,朕会下旨,你和旦儿即刻离开长安,出阁冀州,日后朕驾崩之时,你们也不必回来哭丧。”
裴英娘点点头,“这么说,阿父打定主意了。”
房里安静下来,帘外香气缭绕。
“阿父不后悔?”裴英娘问。
李治漠然道:“你不必多言,朕不会后悔。”
裴英娘忽然笑了一下,起身走到李治跟前。
李治扭过脸不看她。
裴英娘从袖中取出一张绢帛,徐徐展开来,“阿父,你骗我。”她把绢帛递向李治,“回京途中,我去了一趟云华寺。”
李治先是不解,然后猛地醒悟过来,脸色变了变。
云华寺是一座修建在荒山野林里的野寺,人迹罕至。
裴英娘和李令月从九成宫返回长安时,路上走走停停,李令月知道裴英娘心情不好,想哄她高兴,时常让家奴四处打听沿路是否有风景名胜,然后领着裴英娘去散心解闷。
听说山中有座云华寺时,李令月笑道:“真是巧了,城中有做道观,也是叫这个名字,相逢即是有缘,咱们去瞧瞧。”
她们以为会看到一座狭小寒酸的小野庙,登上山腰时,却愕然发现云华寺金碧辉煌、宝相庄严,虽然不为人知,却香火极盛,气势恢宏。
庙中的知客僧说,云华寺是一位贵人供养的,那贵人挥金如土,极为大方虔诚。
李令月常常跟随武皇后礼佛,颇通佛理,和知客僧聊得很投机。
裴英娘无所事事,到处闲逛,无意中看到供养人留下的碑刻。
她伫立在石碑前,泪流满面。
几个月的伤心郁闷不翼而飞,她擦干眼泪,命杨知恩拓印碑刻,余下的归途笑口常开,一顿饭能吃三碗饭。
这才有心情去注意驿站院墙上密密麻麻的留诗,琢磨刊印诗集之事。
武攸暨和薛绍莫名所以,不明白为什么前一天还闷闷不乐的裴英娘一夜之间忘却烦恼,私底下嘀咕,或许是因为快要回长安,能见到李旦,她才会这么开心?
她没有和任何人说起。
李治颤抖着捧起绢帛,上面抄录的是一篇供养词疏:
“为女英娘因患,先于此寺求佛,蒙佛恩力,其患得捐。特发诚心,为女敬造塔寺,修缮佛身,愿此功德资益女及阖家眷属,悉皆沐佛恩,灾障冰消,永无灾厄,寿与日而俱永,德随时以益新。弟子李九供养。”
裴英娘鼻尖发酸,“阿父,您说对我的疼爱都是假的,全是利用,那这篇词疏,又是怎么回事?难不成您为了圆谎,连佛祖也要骗?”
李治幽幽地叹口气。
作者有话要说:
文中的供养词疏是直接照着网上找到的佛教词疏套用格式、词汇写的,可能有错误,大家随便看看,简单来说,就是祈祷儿女家人无灾无病的东东。
~~~~~~
第(3/3)页